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市场监管 > 12315投诉举报满意度 > 通报

  • 640521024/2024-00146
  • 中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中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有效
  • 2024年06月03日
2024年第5期消费维权分析报告
时间:2024年06月03日 来源:中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一、基本情况

本月(2024年5月1日—2024年5月31日)全局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咨询共272件。其中受理消费投诉共243件(12315平台投诉24件、12345平台投诉229件),受理消费举报22件,建议2件,求助1件,咨询4件。已办结244件,办结率89.7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4万元。

二、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本月共受理投诉243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89.34%,其中商品类127件,服务类116件。

投诉问题类别统计表(5.1--5.31)

种类

证照

质量

计量

人身权利

售后服务

停车场

食品安全

价格

虚假宣传

预付卡

不正当竞争

市场管理

商标标识

合计

数量

9

50

14

19

45

6

47

26

18

3

1

4

1

243

本月举报共计22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8.09%,其中广告类14件,价格类1件,人身权利1件,证照类1件,食品安全类5件。

三、投诉举报工作表

分类

枸杞执

法大队

宁安所

新堡所

鸣沙所

石空所

大战

场所

喊叫

水所

太阳

梁所

其他

转办
情况
统计

12315平台(含本局平台)

16

9

4


2

2



10

12345平台

17

60

61

4

14

18


8

47

小计

33

69

65

4

16

20


8

57

办理
情况
统计

超时










延时










办理中

2

17

2

1

2

4




按时

31

52

63

3

14

16


8

57

合计

33

69

65

4

16

20


8

57


四、重点关注及消费提醒

产品质量问题。在“6·18”网络购物节之际,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消费风险,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中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

提示一:摸清优惠“套路”,谨防被“忽悠”。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避免因冲动消费落入商家“套路”。消费者一定要看清并区分“定金”和“订金”,了解预售规则及时支付尾款,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而订金原则上可退。

提示二:社交拼购有风险,下单需谨慎。消费者在参加拼团购物前最好仔细查看商品介绍,包括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尤其是购买一些大件商品、贵重商品,以防由于售后服务不完善带来不必要的购物纠纷。此外,消费者需谨防低价陷阱,低于市场价多倍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仔细甄别,尽量选择大型、靠谱的平台进行拼购。

提示三:电商专供有猫腻,小心被“套路”。在产品质量上“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避免买到瑕疵、品质差的商品。

提示四:特价限购 数量与实际不符。商家以特价限购吸引下单,实际可购买数量与宣传不符的,涉嫌虚假宣传。对于特价限购数量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消费者应及时向平台方举报,电商平台一经发现此类现象应对涉事商家做出相应惩罚。

提示五:警惕发货陷阱,避开物流高峰。节日购物消费者需做好物流滞后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咨询商家发货时间,对于一些食品类、易腐易坏类商品,最好避开物流高峰,在签收时要先验货后签收。

提示六:了解退换货规则,注意售后时效。“6·18”期间,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了解商品的退换货规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生鲜易腐、定制等商品以及商家明确规定不能退换货的商品,谨慎下单。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应该保留证据,方便维权,如果是贵重商品从拆开包装到使用最好录制视频,以防维权之用。遇到客服推诿不处理的,向平台举报或者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提示七: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切莫随意“授权”。消费者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应从正规渠道下载APP,一定要通过应用商店下载而不要通过网络搜索下载,防止落入山寨APP陷阱。对于不同的APP尽量设置不同的密码,以防密码被不法分子攻破后造成一系列应用程序账户安全的沦陷。

提示八:小心各类诈骗,不要被“钓”钱。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落入陷阱;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重要信息;货到付款包裹,要先验货再付款签收;遇到商家虚假促销、霸王条款,以及遭遇各类诈骗陷阱的,消费者可向平台和有关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提示九:学会科学理性购物 “戒掉”冲动消费。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千万不要过度囤货,任何商品都有保质期,一旦囤货过多容易因过保质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既损失了金钱,也损失了时间、精力。

提示十:遇到纠纷侵权,勇于合法维权。遇到消费纠纷理性维权。发票等购物凭证是消费者与商家发生消费纠纷后,依法维权的重要凭证,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保留购物发票、小票等有效购物凭证。消费者如果产生网络交易消费纠纷,在与卖家、交易平台协商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网店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投诉电话进行投诉,或通过“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进行投诉。




                     中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