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立足产业发展需求,以苹果产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保障,构建“联合会+服务队+农户”三级联动机制,走出了一条以专业化服务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以组织化经营提升产业效益的特色发展之路,为特色林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创新服务机制,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组建“2+1+N”现代林业服务矩阵,由乡土专家牵头,组建2支68人综合技术服务队,创新实施“网格化管控”模式,将主产乡(镇)、林场精细划分为多个单元管理网格,实现服务需求及时传达、技术资源精准调配、作业质量全程追溯的管理体系。建立陕甘宁区域劳务协作库,储备熟练技工300多名,打造“本土技术中坚+跨区机动力量”的弹性用工机制。通过技术赋能,年均修剪3000多亩、疏花疏果2000多亩、高品相套袋200多万只。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整合无人机、弥雾机等设备24台套,建立“网格化+精准化”服务模式,划分责任片区,实行病虫害防治“三统一”(统一药剂、统一时间、统一作业)。统防统治果园3062亩,较传统模式防治效率提升80%,农药用量减少15%,实现“一次作业、全域覆盖”,有效解决传统打药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推广智能农机与农艺融合,引进开沟施肥机、除草还田机等设备,实现果园除草、施肥环节机械化作业,亩均用工成本由1200元降至800元。
三是整合资源要素,降低生产成本。构建“联合会+企业+农户”的直接采购模式,与农资生产供应商紧密合作,累计为果农节省成本7.67万元。推出“成本价供应+质量追溯”的创新机制,三色袋每件价格较市场低20元,受益果农143户。依托联合会1200平方米冷库,推行“错峰储存+分级销售”模式,年均存储苹果500吨,通过反季销售实现溢价约30%,助农增收150万元。联合电商平台开展“预冷锁鲜”服务,有效延长苹果货架期15天,大幅降低损耗,为果农带来更高效益。
四是拓宽市场渠道,打造县域品牌。组建专业经纪人团队,在全区范围精心设立25个收购网点。2024年向尼泊尔出口苹果2000吨,创汇300万元;在国内市场销售光果800吨、套袋果700吨,收入达456万元。创办运营“嗨购果了”电商销售平台,推行“果园溯源直播带货与社区团购”模式,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高效发货,同时支持线上下单、门店便捷自提,成功销售苹果100吨,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制定分级包装标准,推出精致礼盒装苹果,单价提升2元/公斤。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品鉴会、热闹丰富的采摘体验活动,吸引百余位客商前来采购,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