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杞乡信息

杞乡信息|中宁县:以山林权改革实现山绿民富双赢局面
时间:2024-06-13 来源:中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近年来,中宁县抢抓全区山林权改革试点县机遇,积极探索盘活山林资源,深入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保障林业收益权、活化碳汇交易权,为林木林地扩权赋能,加快植绿增绿步伐,构建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实现机制,有效实现了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共赢局面。

建机制抓重点,确权颁证帮群众吃下“定心丸”。紧盯林地经营权,着力解决“绿不覆地、林不值钱”等问题,通过建章立制、调查勘界,让山林地登上“户口簿”,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政策支撑,驱动发展。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确定的“为枸杞产业发展扩权赋能,开展金融创新”重点改革任务,用足用活先行土地和林草资源管理政策,对症施策,创新突破,先后印发了《中宁县关于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 加快植绿增绿护绿步伐的实施方案》《中宁县山林权不动产权证登记发证台账》《中宁县山林权改革山林地调查数据汇总台账》《中宁县山林权改革枸杞调查汇总台账》《中宁县山林权改革林地符合发证台账汇总》等配套政策文件16个,为山林权确权、交易、赋能建立起完善政策支撑。核查上册,联动赋权。深入全县各乡镇、国营农场、国有林场,对所属林地资源进行详细核查,摸清底数,登记造册,赋予林地应有的资产权、质押权。完成12个乡镇、2个农场、3个林场、129个村权属无争议山林地面积3.97万亩确权;完成枸杞调查996户8.86万亩,确权颁证2204.17亩,获得抵押贷款7050余万元颁证赋能,催生活力。通过颁发林权类不动产证、在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上标注林地现状等方式,赋予林地金融职能,推动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激发林地确权积极性。目前核实并颁发权属无争议山林地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证66本39789.76亩,颁证率达95%以上,山林权扩权赋能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林业经济发展活力逐步显现。

促创新活市场,融合发展让林业变成“涌金泉”。以林兴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旅游潜能。向荒山要增益。采取“国有土地租赁+集体土地流转”方式,引入宁夏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高标准建设枸杞示范基地15000亩,紧盯山林权改革动向,见缝插绿,播植柠条,种植各类景观树,用绿色覆盖荒山,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向弃地要效益。引进社会资本高起点规划了“黄河金岸—丰安屯生活体验园项目”,将黄河文化和枣园文化相结合,建设生态酒店、民宿街、枣工坊、非遗广场、林下树屋,逐步形成以林为基础、以林为特色的生态康养区。丰安屯森林康养基地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向林下要收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行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目前已发展林下特色生态鸡养殖18处,涉及林地面积3800亩,年饲养生态鸡鸭约26.2万只,产值约2096万元。向市场要利益。重点围绕发展枸杞产业,为林木林地扩权赋能,开展金融创新支持林业改革试点,采取“预回购+反担保”、建立“政府+银行+担保+保险”林业金融服务机制,发展特色经济林优质基地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目前已抵押林地面积0.86万亩,贷款余额2200万元。

搭平台优服务,机制创新按下林权发展“快进键”。大力推进林权交易平台建设,不断丰富金融支持方式,持续强化法律援助力度,林权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平台升级促交易。将山林权交易纳入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中宁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引导组织农民、企业主体、经营主体,按照自主自愿、公平公开、依法依规原则,通过协商议价、挂牌竞价、定向出让等方式进行公平交易。金融赋能提信心。推动金融支持山林权改革,出台“以林养林”“以地换林”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建立林草资源评估、政策指导、法律咨询、抵押融资、风险防控等服务机制,加强对市场交易行为的指导、服务和管理。法律援助强底气。设立山林地承包经营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畅通林草法律救助绿色通道,向林业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