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宁县委办公室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贫困村定点帮扶单位帮扶企业的通知》(中宁党办发〔2019〕40号)文件要求,贺家口子村定点帮扶单位由县委组织部调整为县审批服务管理局,根据《中共中宁县委办公室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贫困户结对帮扶人员的通知》(中宁党办发〔2019〕78号)要求,审批服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都积极做好扶贫帮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帮扶贺口子村的基本情况。贺家口子村位于喊叫水乡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村有沟南、沟北和南台3个居住点,全村地域面积3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4209亩(水浇地面积2911.9亩,旱地1291.1亩),草原生态补偿面积33900亩,退耕还林面积5863.3亩。现有户籍人口244户914人,常住人口212户850人。劳动力人口420人。建档立卡户20户79人,已脱贫19户78人,未脱贫1户1人,该户属于残疾人、无劳动能力,通过核查,该户享有残疾、低保、退耕还林等固定转移支付收入,今年由帮扶企业提供10000元,委托其他养殖大户代为养殖基础母羊7只,每年可纯分红1000元,因此该户收入已达精准退出条件,现已启动退出程序,年底贺家口子村将整体脱贫。贺家口子村现有学生231名(学前教育30名,小学生99名,初中生40名,高中生19名,大专以上学生43名,其中建档立卡户1人,雨露计划2名);全村低保13户16人,残疾人口32人, 孤儿4人,困境儿童15人。60岁以上老人70人,高龄津贴9人。单老户22户22人,双老户12户24人。审批服务管理局干部帮扶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别在大战场镇宁原村(3户)、杞海村(25户)、长山湖村(6户)和太阳梁乡隆原村(3户)。这四个村子都是移民搬迁村,因当地耕地较少或土地已经流转,贫困户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或家庭养殖为主,内生发展致富能力较差。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机制,精心安排。一是成立县审批服务管理局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帮扶责任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二是制定脱贫方案和计划。按照县委、政府要求,审批服务管理局广泛征求贺家口子村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制定帮扶计划。三是协调督促入户帮扶。督促帮扶企业和帮扶干部入户开展帮扶工作,做到责任到人,政策落实到户。
(二)明确职责,精准帮扶 。一是驻村入户,深入了解贫困户家中情况。帮扶干部到帮扶贫困户家中与其同吃同住同劳动,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切实了解贫困户家中的困难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对贫困户家底数清、情况明,为进一步开展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多方了解,严谨核实贫困户信息。将贫困户家中的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收入情况、享受扶贫措施的情况,逐一进行核实、核对,特别是核实家庭成员增加变化,对不准确的信息先在纸质版上进行修改,待帮扶工作人员修改后上交,按照要求统一进行进行修改工作。三是因户施策,强化政策宣传成效。与贫困户接触的过程中,针对贫困户家中不同的情况,多次、反复地宣传讲解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做到因人施策。在平时的闲聊中,做到政策落实有效果,贫困户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
(三)突出重点,解决问题。作为牵头帮扶单位,由单位分管扶贫的负责人长期驻村开展工作。一是政策扶贫方面:为加大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坚持入户走访,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完善帮扶工作计划,核查贫困户政策享受情况。分别到户重点讲解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的实施要点,帮助贫困户充分了解这些政策的救助范围、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程序以及配套的优惠政策等具体内容,让贫困户切实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并为其找准制约脱贫的关键问题和原因,研究精准扶贫措施,因户施策。按规定定期进行棚圈补栏工作,完善养殖台账,向养殖户宣传有关养殖、种植方面的国家政策。协调解决了建档立卡特困户马锋的危房改造,积极协调资金,物资和建筑工程队进行帮扶工作。现在马锋的房屋已经改造完成达到入住条件。二是产业扶贫方面:完善中宁县企业制定的“四种利益联结机制”政策;积极利用帮扶企业的能力扶持助力脱贫。引导鼓励村养殖大户进行肉羊、基础母羊品种改良,培育适合本村养殖特色的优良品种;鼓励村民进行肉羊和羊绒贩运产业。三是教育扶贫方面: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利用雨露计划帮助脱贫。建立喊叫水乡贺家口子村特困(4人)、特需(5人)、残疾(6人)青少年排查摸底表,寻求相关资源进行帮扶。探索建立学生+帮扶单位+帮扶人+爱心团队形式的助学模式。四是异地搬迁脱贫:长期居住在外地的建档立卡户马小艳。通过县委组织部、恩和镇红梧幸福一村、喊叫水乡、县审批服务局、贺家口子村、驻村工作队等的密切合作,现已基本解决其住房问题。五是利用社会帮扶力量助力脱贫:地质局、宁夏银行、宁华工贸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地质局帮扶19.5万元用于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资助全村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500元,连续资助四年,残疾人每人每年资助500元;投资12万元为贺家口子村建立垃圾中转站一处,宁华工贸帮扶1万元,用于帮扶特困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宁夏银行中宁支行帮扶2万元,县委组织部和我局各帮扶1万元,用于危房改造、入住困难和大环境整治。通过地质局、宁夏银行、宁华工贸及各单位的帮扶指导,增加了对扶贫工作的信心,增添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心。我局帮扶大战场镇杞海村1万元,用于帮扶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原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1月份对帮扶的杞海的25户贫困户进行送温暖慰问,每户送去300元慰问金。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今年扎实有效的工作,喊叫水贺家口子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瓶颈制约着脱贫攻坚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村民多以自发形式进行经营,至今还没有找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可行的措施。
2.贫困群众思想意识落后,思想观念陈旧,脱贫致富的思路还不够宽,还有部分贫困劳动力“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没有就业愿景规划,坐等国家政策扶持,以贫为荣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村民中还存在,对政策只停留在要公益岗、要低保、要补贴的层面。
3.村民整体的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妇女,40多岁以上的基本都是文盲或半文盲,40岁以上的男性也有相当比例的文盲或半文盲,所以旧风俗习惯还在一部分人的思想中存在,对新政策、新风尚了解不够,残疾人较多,扶智、扶志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1.进一步压实牵头单位职责。加强村两委成员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村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2.协助贺家口子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在产业发展方面走“绿色、精品”饲养线路,引进特色优良品种,用绿色无公害饲草进行养殖,走中高端销售环节,打造贺家口子村“绿色、精品”养殖品牌。
3.加强意识形态、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致富理念,提高村集体的荣誉感,建立良好村风,加大农村大环境整治的力度,提高村民环境意识,建设美丽乡村。
4.继续做好脱贫出列后的帮扶工作。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自我发展的决心、苦干实干的恒心。同时,增强贫困群众的参与度,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避免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成为“甩手掌柜”。要通过培训等手段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发挥致富能人的带动示范作用,选好致富能人,采取先富带后富的方法,实现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
2019年10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