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电子商务

中宁县3人入选全国农村电商 带头人典型案例库
时间:2025-11-06 来源:中宁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近日,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公布了2025年全国农村电商带头人典型案例,中宁县李杏梅、王东、王仲琪3位村支书成功入选。这份荣誉,不仅是对3人深耕农村电商领域的肯定,更折射出中宁县以电商为笔、以实干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画卷的生动实践。

李杏梅—青春担当,领航乡村电商振兴征程

李杏梅是2020年换届引进的返乡大学生,担任中宁县大战场镇元丰村党支部书记后,带着青春朝气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她注册快手“农村90后支书李贺澈”,用短视频记录村头巷尾的工作日常,用直播把党的政策讲进村民心坎里;她牵头整合枸杞、黄花菜、红梅杏等优质资源,探索“党支部+电商+农户”模式,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库”;她依托“党建引领先锋助农主播孵化中心”,组建“元丰砂福”助农服务队,搞起“主播+农户”结对帮扶。截至目前,培训村民300余人次,助力62名农户转型“新农人”,其中36人粉丝量破万,全村近三年累计带货超1.9亿元,“塞上主播第一村”声名远扬。


王东—电商铺路产业旺 增收致富掌舵人

在中宁县太阳梁乡兴渠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东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四联四共”机制搭建集体经济党建共同体,走出了一条特色增收路。通过开发“兴杞航·太阳梁”小程序,为每棵枸杞树赋予可追溯“身份证”,扫码就能看到枸杞的种植、施肥、采摘等环节全过程。首创“我有一棵枸杞树”认养模式,2.4万棵枸杞树云端有主,锁鲜枸杞销售额达。打造“太阳梁太鲜枸杞”区域公共品牌,成功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和辖区超市,让“太阳梁味道”触达更多消费者。不止于枸杞,王东还带着村民拓展西瓜种植、林下养鸡等“副业”,把联农带农的“网”织得更密,帮助46户脱贫监测户获补助近8万元,带动2024年村集体收入近21万元。

王仲琪—扎根基层三十载 电商铺就振兴路

中宁县舟塔乡潘营村从“软弱涣散村”到“自治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党支部书记王仲琪用30年时间,见证并推动了村庄的蜕变,而电商正是他手中的“关键钥匙”。他创新“‘三会一课’+电商培训”模式,把电商知识融入组织生活,培育5名党员电商能手,组建“红杞电商先锋队”,带动15户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从5万元增至60万元,翻了12倍。他深耕产业链,打造“塔杞源”枸杞品牌,开发8类深加工产品,建成600㎡枸杞展销中心、8座冷链仓储点,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打造“鲜果+干果”电商基地,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长30%。现如今,年提供就业岗位可达4500余人次,重点帮扶脱贫户2600余人,直接带动群众增收95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从4800元提升至2.3万元。


3位带头人的出圈,并非偶然。近年来,中宁县以“1233”电商产业党建联盟为驱动,先后培养孵化本土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24人,建成县级乡村直播中心15个,培育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村播学院)2个,自治区电商直播示范基地2个,自治区数字商务企业1个。2024年,中宁县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电商“领跑县”典型案例,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136.38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0.87亿元。

从李杏梅的“青春力量”,到王东的“模式创新”,再到王仲琪的“深耕坚守”,中宁的农村电商带头人正以点带面,带动更多村民搭上“数字快车”。未来,中宁还将继续以电商为桥,让更多优质农货走出田间地头,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