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单位:
第三季度,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事项190761件,较第二季度上升1%,办结190811件(含上季度未办结件),办结率达100%,无超期办件。其中,线上办结7163件,占总办结量的4%;最多跑一次事项办件57914件,占总办结量的30%。根据《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进驻单位考评细则》(试行),评选出民政局窗口、公安局窗口等第三季度红旗窗口单位8个,刘晓平、张学萍等服务标兵8名。现将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运行情况
(一)办件方面
1.线上办件量较多的单位:民政局3088件、社保局2662件、宁安镇710件、农牧局252件、住建局139件。
2.线下办件量较多的单位:社保局110500件、公安局24738件、不动产登记中心9869件、宁安镇4337件、房管所3370件。
3.商企服务事项办件量较多的单位:黄河农商银行7133件、水暖公司5139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1782件、宁夏银行1768件、青银村镇银行1299件。
4.办件量较少或未显示办件量的单位:国土局0件、交通局2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2件、安监局3件、工信局4件(具体情况见附件1)。
(二)考勤及作风建设方面
1.出勤方面
出勤较好的单位:公安局、林业局、文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水务局(具体情况见附件2)。
2.作风建设方面
作风建设较好的单位:民政局、林业局、公安局、农牧局、移动公司。
(三)信息上报方面
第三季度,政务服务中心及进驻各窗口单位共报送信息50篇。采用情况:宁夏新闻网采用1篇,宁夏日报采用1篇,中卫日报采用3篇,中宁新闻网采用12篇,杞乡清风采用1篇,政务中心采用30篇。窗口单位报送情况:政务服务中心20篇、农牧局窗口5篇、媒体报道5篇、林业局窗口4篇、民政局窗口4篇、教体局窗口3篇、司法局窗口2篇、公安局窗口2篇、宁安镇窗口2篇、房管所窗口1篇、社保局窗口1篇、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1篇(具体情况见附件3)。
(四)调研方面
1.7月 17 日,自治区国务院大督查领导小组到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督查“放管服”改革工作,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王金栋陪同。
2.8月2日,自治区工商局到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调研营商发展环境,县委常委、副县长赵峻峰陪同。
3.8月3日,青铜峡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部、编办一行到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考察学习。
4.8月6日,灵武市政务服务中心一行到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考察学习,双方就政务服务工作方面的经验进行了交流。
5.8月9日,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及民政厅一行到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调研“政务云”和“民政云”建设及民政类事项下沉乡镇工作情况。
6.8月10日,中卫市改革办到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调研“放管服”改革工作。
(五)主要工作方面
1.进一步增强实体大厅“一站式”服务能力。一是完善实体大厅集中服务模式。第三季度,政务中心对适宜进驻大厅的事项进行再次梳理,并通过召开政府专题会议、发放事项进驻函、联系对接等措施,将公安局、民政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国土局、人社局、卫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局等21个部门的971项事项集中进驻到实体大厅办理,进驻事项总数由过去的347项达到1318项,最大限度的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二是优化窗口设置。8月份,政务中心根据办事群众多少及办件量大小,对窗口进行了重组优化设置,将受理事项少、办件量小、季节性强的单位事项(如科技、气象、地震、商经等)统一安排在3个综合窗口办理,有效解决了事项进驻不到位、人力资源浪费及窗口“过冷”的现象。
2.加快“不见面、马上办”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对“不见面”事项进行网上测试。7月份,政务中心积极与各部门对接,对34个部门的1342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拉网式”再次梳理、确认,修改完善目录清单,并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完成了30个部门的783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事全流程测试工作,为“不见面、马上办”夯实了基础。二是电子证照入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我县被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确定为全区电子证照系统应用县级唯一试点,先行先试开展了电子证照库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已完成全县32个部门的58类证照(批文)的模板配置工作,办理电子证照156个,电子证照入库可实现企业和个人证照“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互认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有序推进。
3.推进乡镇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中宁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中宁政办发〔2018〕66号)文件精神,我县县、乡、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全面启动实施。8月份,政务中心为各乡镇、村(社区)统一制作了政务服务事项全程代办公示栏、乡镇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岗位服务规范及效能投诉公示牌等,截止目前,全县12个乡镇143个村标准化建设的场所标识、办事流程、服务制度、岗位牌、窗口标志牌、区域标志牌等基础服务标识已全部建成并挂牌上墙,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办事,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
4.认真做好政务服务平台应用自查整改工作。严格按照《市县(区)网上政务服务应用集中整改安排》(宁政服发〔2018〕51号)文件精神,对照国务院督查组反馈问题和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指标,政务服务中心与全县28个政务服务部门对“中宁县网上办事大厅”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整改,并完成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农牧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教体局、民政局等23个部门2930项政务服务事项权责清单事项信息录入工作,为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5.民政窗口对重点优抚对象实施二次救助。为保障优抚对象医疗待遇,切实解决优抚对象就医难问题。民政窗口严格执行《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把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社会医疗保险范围,实施门诊医疗补助和住院医疗补助,并对个人医疗负担仍然过重的,实施二次医疗救助。截至目前,民政窗口已对314名优抚对象实施二次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62.97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重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不见面、马上办”改革落地成效还不够显著。各乡镇、部门仍习惯于传统的实体大厅线下“面对面”办理模式,“不见面”办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高,事项网办率还比较低,成效还不够显著。
(二)实体大厅“一站式”功能发挥不充分。目前,虽然大厅进驻事项达1318项,但个别政务服务事项仍游离于市民大厅之外,“人进事不进”“明进暗不进”的现象仍然存在,企业和群众办事仍需要“多头跑”“来回跑”。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不见面、马上办”工作。“不见面、马上办”改革工作成效关键在于应用。下一步,政务中心及各乡镇、部门将利用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折页、实体大厅推广应用等方式,扩大“不见面、马上办”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度。同时,各乡镇、部门要充分利用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最大限度的将“不见面”事项在网上办理,提高网上办件量,切实减少群众跑路、费时、费力等行政审批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和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办理。一是加强集中审批服务,推进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网上大厅“多网”变“一网”,切实提高即时办结率。二是加大流程优化再造力度,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压减审批时限,提升审批工作效率。三是积极探索和实施综合窗口受理制,实现“一单申请、一窗受理、一站审批、一窗出件”集约集成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在单位内部窗口间“来回跑”的现象。
(三)加强实体大厅管理考核。继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大派驻工作人员管理服务工作。采取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窗口工作人员出勤情况、工作纪律、规范服务、业务办理、群众投诉等方面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综合考评。加强市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通报,强化运用考评结果,通过授予红旗窗口、服务标兵等称号,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完善政务服务评价体系,建立统一的评价评估标准,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行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四、考评结果
按照《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进驻单位考评细则》(试行)的要求,从组织领导、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网上办事)、信息化建设、窗口建设、矛盾纠纷处理、工作配合等方面对进驻市民服务中心单位及工作人员进行考评,评选出第三季度红旗窗口单位8个,服务标兵8名。
(一)第三季度红旗窗口(8个):民政局、公安局、林业局、农牧局、环境和保护局、宁安镇、建设银行、水暖公司。
(二)第三季度服务标兵(8名):刘晓平、张学萍、王红梅、朱宏清、陆荣、胡春玲、李爱红、田志宏。
附件:1.市民服务中心2018年第三季度业务办理情况统计表.pdf
2.市民服务中心2018年第三季度窗口人员考勤统计表.pdf
3.市民服务中心2018年第三季度窗口人员信息上报情况统计表.pdf
中宁县政务服务中心
2018年10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