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单位:
7月份,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事项78296件,较6月份上升28.8%,办结78328件(含上月未办结件),办结率达100%,线上办结3005件,占总办结量的3.8%,最多跑一次件24799件,占总办结量的31.6%,无超期办件。现将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运行情况
(一)办件方面(具体情况见附件1)
1.线上办件量较多的单位:社保局1239件、民政局1157件、宁安镇323件、农牧局134件。
2.线下办件量较多的单位:社保局44500件、公安局10844件、不动产登记中心5578件、宁安镇2600件、房管所1963件、住房公积金1230件、市场监管局816件。
3.办件量较少或未显示办件量的单位:工信局1件、安监局1件、交通局1件、气象局0件、人社局0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0件。
4.商企服务事项办件量较多的单位:黄河农商银行3120件、宁夏银行682件、邮政公司492件、青银村镇银行414件、建设银行312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302件。
(二)考勤及作风建设方面
1.出勤方面
出勤较好的单位:发改局、公安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邮政公司(具体情况见附件2)。
2.作风建设方面
作风建设较好的单位:农牧局、公安局、房管所、民政局、移动公司。
(三)信息上报方面(具体情况见附件3)
7月份,政务服务中心及进驻单位窗口共报送信息25篇,其中:政务中心11篇、农牧局窗口3篇、民政局窗口2篇、林业局窗口2篇、司法局窗口1篇、宁安镇医保窗口1篇、房管所窗口1篇。
(四)调研(检查工作)方面
7月 17 日,自治区国务院大督查领导小组到中宁县市民服务中心督查“放管服”改革工作,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王金栋陪同。
(五)政务服务工作方面
1.加快“不见面、马上办”落地见效。一是对“不见面”事项进行网上测试。7月份,政务中心积极与各部门对接,对34个部门的1240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拉网式”再次梳理、确认,修改完善目录清单,并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完成了中宁县30个部门的783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事全流程测试工作,为“不见面、马上办”夯实了基础。二是电子证照入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我县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电子证照应用系统县级示范点。7月23日,全区电子证照系统应用培训班在中宁县举办,全县34个部门的分管领导及行政审批首席代表70余人参加了培训,标志着电子证照入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已收集、制作电子签章226个,全县32个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产生的58类512个证照和批文均可实现“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互认共享”。
2.推动事项“下沉”乡镇服务。积极与民政、社保、卫计、妇联、就业、残联等6个部门和12个乡镇联系对接,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医保、社保、临时救助、老年证办理、残疾人津贴等40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沉”乡镇,改变了“群众县、乡、村一级一级跑腿”为“村代办员网上代办数据跑路”,切实解决了群众来回跑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为了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采取“干部包乡包村”的方式,逐乡、逐村开展业务对接和网上代办指导工作。截止7月份,村级代办量4.6万余件,办结率99%,代办率80.3%。
3.做好国务院大督查准备工作。按照《关于认真做好迎接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宁政办发〔2018〕117号)文件精神,对标“放管服”改革督查内容,政务服务中心会同各进驻单位进行“拉网式”自查,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时限及责任单位,确保顺利通过国务院大督查。同时,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严格落实日巡查制度,确保大厅规范有序运行,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窗口工作动态
1.农牧局窗口启动农药经营管理许可工作。正值农药使用高峰期,为进一步规范农药经营市场秩序,农牧局窗口启动农药经营管理许可工作。为了避免群众排长队、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农牧窗口设立了多窗口办理,真正做到了高效、便民、为民服务。7月份,农牧窗口共办理农药经营管理许可证56件,力争从源头上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民政窗口医疗救助资金发放采取“四步法”模式。民政窗口通过“快递邮寄、医疗机构对账、集中审批、网银支付”四步,提高服务水平,加速救助时效。截止7月份,民政窗口共发放住院医疗救助金316.55万元,救助人次2366人;发放门诊救助金40.17万元,救助人次3678人,进一步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负担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事项进驻仍然不到位。“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进一扇门”是国务院大督查“放管服”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仍有一部分事项游离于市民服务中心之外,未做到事项“应尽必进”“一门受理”,个别单位还存在事项“进一半留一半”“人进事不进”“明进暗不进”“窗口空转”等现象,事项不集中受理,群众“来回跑、多头跑”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网上办件率仍然较低。7月份,网上办件率只有3.8%,网上办件量较少的单位有:工信局1件、安监局1件、交通局1件,另外公安局、不动产登记中心、房管所、住房公积金、市场监管局、财政局、公证处、发改局、南苑社区、司法局、朱营社区、振兴社区、丰宁社区、利民社区、红苑社区、杞苑社区、宁新社区、气象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人社局均为0件,“不见面、马上办”成效不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推进事项进驻。按照“应进必进、应进全进、进必授权”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各部门应进驻事项,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发放事项进驻函、联系对接等方式,确保8月底实现部门审批事项向审批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市民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大厅集中“三集中”,人员、事项、授权“三到位”,顺利通过国务院大督查工作。
(二)优化窗口设置。一是单位内部建立“综合窗口”受理制。积极动员医保、社保、民政、不动产等领域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提供“一单申请”“一窗受理”“一站审批”“一窗出件”集约集成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在单位内部窗口来回跑的现象,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在实体大厅设立企业服务联办窗口。建议由发改局牵头,将企业项目立项、土地预审、环评、安评、规划许可等分散在多个部门、多个窗口办理的事项,统一整合到企业服务联办窗口受理,各部门联合勘查,并联审批,联办窗口统一出证,优化营商环境。
(三)提高网上办件率。一是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对各乡镇、村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民政、残联等“不见面”事项的顺利开展。二是以县政务大厅窗口为抓手,大力推行网上预审,规范申请材料电子上传,审核签批网上流转,办理结果快递送达,推动网上办件量提升。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会议、宣传手册、标语横幅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不见面”审批,切实提高网上办事的主动性。
(四)推进事项“下沉”乡镇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乡村、社区延伸,继续大力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推进服务便民化、就近化。目前,全县已有40个事项可实现“不出村”办理,“下沉”到位的有12项,还有28项需继续推进“下沉”,需要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部门的联动、承接和应用,确保事项“下沉”到位,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五)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政务服务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干部队伍。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直接影响着政务大厅乃至政府的形象,今后,政务服务中心将在继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市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通报,通过培训教育、通报曝光、评选优秀窗口、服务标兵等措施,加强干部纪律作风建设,规范政务服务行为,努力营造良好政务服务环境。
中宁县政务服务中心
2018年8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