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服务

  • 640521027/2018-64043
  • 中宁政服发〔2018〕63号
  • 中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
  • 中宁县政务中心
  • 有效
  • 2018年08月14日
县政务服务中心关于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
中宁政服发〔2018〕63号
时间:2018年08月14日 来源:中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按照《关于印发<中宁县2018年深化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宁党办发〔2018〕88号)的文件要求,现将中宁县政务服务中心承担的落实自治区、中卫市改革任务以及中宁县自主确定重点改革任务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色亮点工作

今年以来,市民服务中心新增进驻事项453项,集中进驻事项总数达800项;梳理确定35个部门县级政务服务事项1240项,其中992项可实现“不见面”办理,占总事项的80%;梳理确定乡镇便民服务事项472项,100%的可实现“不见面”办理;今年以来,实体大厅办件48万余件,日均办件量达3000余件;网上办件5.4万件,办件量位居全区前列,线上占线下办件量的11%;受理“5031234”政务服务热线2400余件。

(一)增强实体大厅服务能力。一是推进事项进驻,集中为民服务。按照“应进必进、进必授权”的原则,进一步梳理适宜进驻大厅事项清单,并通过召开政府专题会、发放事项进驻函、联系对接等措施,新增公安局、民政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等部门事项453项,进驻事项总数达800项,努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市民服务中心集中,最大限度的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二是完善功能布局,优化窗口设置。结合企业和群众办事特点及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市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自助服务、咨询引导、便民服务等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同时,根据办事群众多少及办件量大小,对窗口进行了重组优化设置,并在大厅设置3个综合窗口跨部门受理事项少、办件量小、季节性强的单位事项(如科技、地震等),有效解决了群众排队长、窗口“冷热”不均等问题。三是增加便民设施,方便群众办事。今年,新增地税自助缴费机、公安出入境信息采集机、司法查询机、邮政ATM机、广电网络新闻阅读机、科普宣传机等7台,大厅自助服务设施累计达43台,解决了程序繁、办理慢、不便民等办事“堵点”。

(二)推进“不见面、马上办”审批服务改革。一是建设中宁网上办事大厅。按照县委、政府“不见面、马上办”审批服务改革工作要求,将县、乡、村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整合到中宁网上办事大厅,统一对接进入到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并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网端推送”的方式,建成了中宁网上办事大厅。企业和群众只需“一次登录、一次认证”就可实现网上咨询、预约、申报、查询、投诉等功能。二是梳理“不见面”事项。政务中心集中利用2个多月的时间与35个部门共同梳理了全县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及其事项职权类型、办理方式、办理环节、办理人员等96项工作要素,在网上录入事项要素信息14万余条。梳理县级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和其他类及公共服务事项1240项,其中:确定“不见面”办理事项992项,占总事项的80%。三是建设电子证照库。梳理、收集、制作电子证照及批文512个,制作单位电子签章226个,并在全区先行开展了电子证照的建设和应用,中宁电子证照库将作为全区县级电子证照库模板推广使用。四是加强“网上办”技能培训。今年,举办“网上办”工作培训班20期800余人次,确保了县、乡、村各级政务服务审批领导及工作人员掌握网上审批操作技能,同时,在市民服务中心设立网上代办指导点3个,专门指导企业和群众进行网上事项申报事宜。五是扩大宣传应用。制作企业和群众“不见面”实际操作指导专题片1部,印发“不见面、马上办”办事指南30000余份,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网上申报操作水平。六是通过“网上办件量月度工作通报”“日统计公开办件量”等措施,大力推进“不见面、马上办”工作落地见效,今年以来,中宁网上办理事项5.4万件。

(三)推进事项“下沉”乡镇服务。积极与民政、社保、卫计、妇联、就业、残联等6个部门和12个乡镇联系对接,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医保、社保、临时救助、老年证办理、残疾人津贴等40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沉”乡镇,改变了“群众县、乡、村一级一级跑腿”为“村代办员网上代办数据跑路”,切实解决了群众来回跑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为了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干部包乡包村”的方式,逐乡、逐村开展业务对接和网上代办指导工作,目前,全县12个乡镇、140个村为民网上代办服务工作开展正常,仅有3个村级民生服务代办点还未开展网上代办工作。“代办点+代办员+一张网”的便民服务模式基本形成。事项“下沉”乡镇,在家门口“能办事、办成事”的政务服务模式,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实惠。

(四)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一是代办办。5月份政务中心成立代办服务队伍,代办员与工业园区办、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为全县中小微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及老、弱、病、残群众进行帮办、代办、领办服务,变“群众跑腿”为“干部代办、数据跑路”。3个多月帮办、代办营业执照、年报申报等事项50件。二是热线办。政务服务热线“5031234”整合了市场监管、发改、卫计、人社、城市执法等18个部门的投诉电话,并按照“一号对外、多级联动、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解决群众热线诉求。目前,热线办与4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乡镇及国企单位形成了“热线+单位+办理+答复+回访”的工作模式,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土地流转费、政策咨询、物业管理、噪音扰民等生产、生活问题。为了不断提升热线服务水平和能力,政务中心通过月度通报的形式,及时汇总、分析、通报各单位热线办理情况、群众诉求热点(难点)、热线办件质量等。今年以来,办理热线诉求2400余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87%。

(五)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印发《中宁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中宁政办发〔2018〕66号),全面实施县、乡、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大厅窗口服务规范、联审联办服务规范、网上办事服务规范、综合评价规范四套标准体系,对县市民服务中心、乡镇民生中心、村级代办点进行建标规范。对全县1240项政务服务事项的代码、名称、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依据、收费标准、办理深度等96项工作要素进行规范、固化和公开,切实减少办事人员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积极打造“高效、便民、规范、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存在问题

(一)审批效率还不够高。一是事项流程还不够优化,办理环节多,群众在单位内部窗口间存在“来回跑”的现象。二是涉及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不能实现并联审批,还存在重复提交材料、审批环节多等问题,办事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不见面、马上办”改革落地成效还不够显著。由于宣传推广力度、群众认知度、办事群体差异性、办事习惯等因素,“不见面、马上办”事项网办率还比较低,成效还不够显著。

(三)事项“下沉”服务还不到位。一是事项“下沉”不到位。目前,40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沉”乡镇的有12项,另外28项事项还未完全按要求“下沉”到位。二是村(社区)代办量不够均衡。三是代办员的管理及考核有待进一步加强。代办员的责任意识差距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政务服务工作将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及政务服务改革,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重点,以“不见面、马上办”改革为引领,继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推动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不见面”和“最多跑一次”,不断优化创业营商环境,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一)推动实体大厅“一门、一网、一次、一窗”服务。将适宜进驻大厅的事项尽最大限度的统一进驻到位,推进实体大厅“多门、多网”变“一门、一网”,积极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网上办理的事项只进一张网”。

(二)持续推进“不见面、马上办”工作。“不见面、马上办”改革工作成效关键在于应用。目前,全县有992项事项可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政务服务部门要充分利用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最大限度的将“不见面”事项在网上办理,提高网上办件量,切实减少群众跑路、费时、费力等行政审批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和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加大流程优化再造力度。一是要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事项流程,尤其是在开办企业、项目开工建设上要进一步压减时限和审批环节,为就业创业降门槛,为营商创条件。二是针对多部门审批、多窗口受理的事项,以“事”为单位,打破部门行政审批职能权限,梳理并联办事流程,并固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审批工作效率。

(四)优化窗口设置。一是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建议医保、社保、民政、不动产、市场监管、人力资源、公积金、房管等领域设立综合受理窗口,“一窗”统一受理本单位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单申请”“一窗受理”“一站审批”“一窗出件”集约集成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在单位内部窗口间“来回跑”的现象。二是设立企业服务联办窗口。将项目立项、土地预审、环评、安评、规划许可等分散在多个部门、多个窗口办理的企业事项,统一整合到企业服务联办窗口受理,各部门联合勘查,并联审批。

(五)推进事项“下沉”乡镇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乡村、社区、园区延伸,大力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推进服务便民化、就近化。目前,全县已有40个事项可实现“不出村”办理,下一步还将有70到80个事项派发到乡村代办点办理,这需要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部门的联动、承接和应用,才能确保事项“下沉”到位,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政务服务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干部队伍。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直接影响着政务大厅乃至政府的形象,今后,我们将在继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市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通报,通过培训教育、通报曝光、评选优秀窗口、服务标兵等措施,继续加强干部纪律作风建设,规范政务服务行为,努力营造良好政务服务环境。

 

 

 

                                  中宁县政务服务中心

                                                                 2018年8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