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数据

  • 640521001/2021-00003
  • 第一期
  • 中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中宁县社会经济调查队
  • 有效
  • 2021年01月19日
2020年中宁县粮食总产量30.5万吨
第一期
时间:2021年01月19日 来源:中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20年,中宁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新技术,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水平。全年粮食总产量继续稳定在30万吨以上,增产2026吨,增长0.7%,总产在全区各市县中排名第四位,实现了自2015年以来的“六连增”。

一、粮食总产总体平稳

(一)播种面积稳中有增。2020年,中宁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58132亩,同比增加44617亩,增长8.7%。其中,夏粮播种面积31592亩,同比增加7007亩,增长28.5%;秋粮播种面积526540亩,同比增加37610亩,增长7.7%。2019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31592亩,同比增长28.5%;水稻种植面积22826亩,同比减少25.6%;玉米种植面积427720亩,同比增长3.4%;以大豆、其他谷物为主的秋杂种植面积60290亩,同比增加15675亩,增长35.1%。

(二)粮食总产平稳增长。2020年,全县粮食总产305202吨,同比增加2025.5吨,增长0.7%。其中夏粮总产7077吨,下降18.8%;秋粮总产298125吨,同比增长1.2%。分品种来看,小麦总产7077吨,同比减少0.7%;水稻总产13741吨,同比减少26%;玉米总产281440吨,同比增长3.1%;秋杂总产2630吨,同比减少9.3%。

(三)粮食单产略有下降。2020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547公斤,同比减少7.3%。其中夏粮平均亩产224公斤,同比减少36.7%;秋粮平均亩产566公斤,同比减少5.9%。分品种来看,小麦平均亩产224公斤,同比减少36.7%,主要是山区乡镇小麦亩产较低,拉低了全县亩产;水稻平均亩产602公斤,同比减少0.58%;玉米平均亩产658公斤,同比减少0.3%;秋杂平均亩产44公斤,同比减少32.9%。

二、粮食增产的有利因素

(一)政策落实到位,激活粮食生产潜能。2020年我县通过“一卡通”发放农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298.29万元。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和科技人员服务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了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为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为保障粮食安全,全县精准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在喊叫水乡、徐套乡实施压砂地轮作休耕补助政策,每亩地补助150元,大部分农户选择种植小麦,全县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增加,高产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增长3.4%,秋杂粮种植面积同比增加1.5万亩,增长35.1%,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确保了粮食面积的稳定,为粮食稳产奠定了基础。

(三)科技支撑到位,助推粮食产量平稳增长。2020年三大主要粮食高产优质品种种植全部达到100%。小麦主要种植宁春4号、宁春15号、宁春50号等优新品种为主。玉米主要以先玉335、先玉1225为主,优质高产品玉米面积达到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8%以上。2020年三大主要粮食生产机耕、机播率全部达到100%,机收率也达到了90%以上。

(四)粮食价格上涨,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据调查,2020年小麦平均收购价格2.7元/公斤,同比增加0.3元/公升,增长12.5%;水稻平均收购价格2.8元/公斤,同比增加0.3元/公斤,上涨12.0%;玉米平均收购价格2.4元/公斤,同比增加0.5元/公斤,上涨26.3%。青贮玉米收购价格一亩1800元左右,比去年每亩上涨200元左右,同比上涨12.5%。粮食价格的上涨,提高了农户种粮的收益,调动了种植积极性。

三、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

(一)农业劳动力明显不足。随着农村中一些有知识、有技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老人种地”成为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农业生产形态,这种形态对农业投入和产出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制约了粮食生产的长远发展。

(二)种粮大户及龙头企业发展不足。中宁县种粮大户及龙头企业在优质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力量不足,农产品品牌建设亟待加强,许多优质农产品缺乏知名度,卖不上好价钱,农产品加工附加值不高,制约了农业产业效益的提升。

(三)粮食种植结构不合理。从产量上看,全县30.5万吨粮食总产中玉米占比过高,达到92.2%。小麦、水稻等谷物口粮总产量只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7.68%。从播种面积上看,全县55.8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中玉米占比也高达76.63%,且很大一部分都种植的青贮玉米,还有10.8%种植的是亩产不到50公斤的秋杂粮。小麦、水稻播种面积只占9.8%,面粉和大米大部要进行外购。

四、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

(一)完善和落实惠农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靠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了耕地问题。必须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这个基础,继续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通过提高粮食保护收购价,完善落实农民对种植粮食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

(二)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一方面继续加强科技投入,大力推广抗旱、抗病虫害、抗倒伏的高产优良品种,通过测土配方合理使用化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粮食生长环境,推进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农民对科学管护的认识,增强农民对田间管理的意识,鼓励和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切实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

(三)鼓励土地流转,促进耕地向粮食生产专业合作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土地流转,促进耕地向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集中,推进规模种植、规模作业、规模经营,降低种粮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从而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