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村集体的“家底子”厚起来,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高速路”上跑起来。2024年,我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工程聚力抓促,广开思路、打破瓶颈,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有力推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我县各乡镇强化“以强带弱、以企带村、以大带小、抱团发展”的理念,逐步打造“一核多元、融合共建”的党组织共同体。各村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发展路径,建立“乡镇集体经济联合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市场主体+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整合土地资源、人力资源、闲置资产等要素,通过专业化运作、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精细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缺管理等制约问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体系保障,并建立了“金融撬动”“跨村联建”“村企联营”等利益联结机制,打通了村民入股、社会投资、财政扶持等融资渠道,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持续“加码”。
石空镇以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以“产业联营,资源共享”为抓手,在童庄村内实施“跨村联建”拱棚基地建设项目,建成48座大型拱棚,种植新品种高端葡萄,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及“强村带弱村”“村村合作”发展模式,实现产业振兴“抱团发展”,让集体经济“生根发芽”,走出了一条具有石空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宁安镇坚持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先后在营盘滩、石桥等7个村与酱椒企业签订协议种植酱椒520亩;依靠“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古城村种植小番茄100亩,同时积极争取以工代赈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鸣沙镇长滩村把发展“鹅鱼雁”生态共育养殖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不断延伸“种(肉)鹅养殖—鹅苗育雏—鹅鱼销售”产业链条,以特色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蹚出了增收致富好“钱景”。太阳梁乡新海村积极探索市场需求,结合地理条件,不断发展特色种植,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恩和镇沙滩村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建立村集体、经营主体、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土地经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农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户致富。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坚持以“头雁”队伍为重点,以村干部队伍优化提升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极。我县将“擂台比武”活动作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的主要内容,根据“擂台比武”排名情况,通过正向激励、评先评优等方式,对在擂台赛中表现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及所在党组织,在推荐表彰、投入资金项目时给予倾斜支持,有效激发了村党组织书记抓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干劲。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党建共同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径,聚焦资源禀赋,坚持因村施策,积极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和资金,构建政府搭平台、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条,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了乡村产业遍地开花、农民收入节节攀升的良好局面,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不断释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