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近年来,我县以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体教融合,深入实施集团化办学,持续拓展教育数字化规模,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稳步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得到进一步巩固。
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是万千家庭的共同愿景。我县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机制,按照“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工作思路,优化整合资源,先后组建了教育集团7个,2023年优化调整教育教学互助联盟4个,新组建了教育教学互助联盟4个,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质量共进,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中宁四中、中宁九小率先成立教育集团,实行财务、人事等统一管理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更大化、普及化,基本形成学科教研共同体,实现了校际界限从“单体到联动”、优质师资从“垄断到共享”、广大学生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转变,有效破解了“择校热”“上好学难”突出问题。
与此同时,我县还纵深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探索“学校+体协”培养模式,成立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聘请协会专业教练进校园授课培训,建立县、乡(镇)、学校三级联赛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竞赛活动,实现各学段各级别竞赛队伍全覆盖,以训提能、以赛促训,让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领略体育魅力,感悟体育文化,尽享运动快乐,增强身体素质,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在中宁九小,学校将大课间和体育课整合,使每个班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并将同年级体育课安排在同一节课进行,目前该校组建足球、篮球、乒乓球共84支球队,每学期定期开展“小骏马”杯班级球类联赛,形成了“班班有球队、人人会打(踢)球、男女齐上阵、周周有比赛”的良好氛围;在中宁五小,该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羊钱鞭”编排成课间健身操,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增强了彼此的协作能力和凝聚力;在中宁三小,学校组建的轮滑、武术、葫芦丝等兴趣活动小组,在体育课堂、社团活动、班级联赛和学校联赛上常态化开展运动竞赛,通过比赛提高竞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巩固和检验学校体育教育的成效。
目前,我县选择了20所中小学(幼儿园)作为体教融合示范校(园),着力发展特色体育项目,以篮球、足球、轮滑等县级特色体育项目为主,组建篮球、足球U系列队伍300支以上,轮滑项目实现县城中小学全覆盖,每所学校培育特色体育项目2至4项,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的学生比例达到90%以上。
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我县着眼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新路径,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自“互联网+教育”改革启动以来,配备智慧黑板1200台,建设在线互动课堂241间、微课制作室34间、人工智能创客室22间、精品录播教室16间、VR教室等功能教室56间。网络资源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在编教师宁夏教育云平台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100%,全县三年级以上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100%,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