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深化改革为中宁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时间:2024-08-06 来源:中宁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近年来,中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安排部署,探索符合中宁实际、体现中宁特色、具有时代特征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一些事关全县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顺利完成,一些重大改革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一些具有中宁特色的改革经验在全区推广,一些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事项破题起步,推进改革的合力不断增强,氛围日益浓厚,深化改革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今日起,本台推出“杞乡深改”系列报道,深入各行各业,报道我县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效,为下一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聚改革动能。

聚焦高质量发展,中宁县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网通办、集成服务”,建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简化审批办事的流程,保证“一件事一次办”。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分类“定制审批”和“清单式+告知承诺制”改革,将非必要的前置要求全部取消,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压缩在7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效益进一步提升。落实民营企业改革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破除了隐性壁垒,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围绕产业布局,推进新能源消费改革,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探索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路径。推动冶金、化工、水泥、建材等企业实施工业“四大改造”,建立能耗双控预警机制,通过改革促进绿色发展。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锰基、铝基、硅基产业不断补链延链壮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枸杞产业转型升级,产品升级,销售方式转变,质效双提升。国有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完善了市场化用工和薪酬分配机制,国有企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围绕民生改善,中宁县将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强基层治理相结合,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动了移风易俗、矛盾调解和产业发展等工作;将教育医疗改革和人才保障相结合,通过集团化办学、健康总院设置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实现调研成果的有效转化。针对群众办事难问题,各乡镇将“小新帮办”“喊就到”便民服务优化细化;针对社区养老问题,裕民、振兴等社区建设了社区食堂,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针对群众就业难问题,各乡镇设立了零工驿站,成立了劳务公司,为企业招工,给群众揽活,促进了生产,扩大了就业。

同时,中宁县“六权改革”蹄疾步稳,聚焦“节水增效”“盘活增值”“植绿增绿”“降污增益”“控能增产”和“减碳增汇”,用水权改革、土地权改革、山林权改革、排污权改革、用能权和碳排放权改革进展有序,今年以来,用水权、山林权、排污权分别实现抵押贷款2000万、2000万和2.4亿元,排污权实现交易80余万元。恩和镇红梧村和喊叫水乡康湾新村通过发展庭院经济,盘活闲置宅基地100余套。制定印发用能权和碳排放权改革方案,稳妥推动资源有效配置。在南山公园规划种植碳汇林6万亩,目前已完成2000余亩,推动碳汇林建设与碳汇交易有效衔接。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宁县累计承接中央、区、市改革任务971项,被国家和自治区表彰和推广的亮点改革工作20余项,改革成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