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镇薛营村:麦后复种燕麦草 闲田变身增收田
夏收刚刚结束,鸣沙镇薛营村的田间又掀起了新的种植热潮,村里正在组织开展400余亩饲用燕麦的种植工作。
走进薛营村,只见各种农业机械穿梭于田间。据薛营村党支部书记王晓刚介绍,村集体及农户共有土地420亩,其中350亩属于村集体所有,剩余部分由大户承包,预计三天就可完成燕麦播种任务。
今年以来,薛营村充分利用麦收后的闲置土地种植燕麦草,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土壤肥力,还为冬春季节的畜牧业提供了优质饲料,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据了解,喜燕属于中早熟型品种,适合“冬/春小麦+饲用燕麦”的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以其高叶量、优良的饲草品质和良好的适口性受到市场青睐,且其产量稳定,经济效益可观。
麦后复种的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小麦综合收益,使土地种植从一茬变两茬,且丰富了农作物种类,开辟出了土地增产、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真正让“闲田”变成了“增收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