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套乡:千亩中药材开启致富金“药”匙
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今年,徐套乡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压砂地退出区,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使中药材成为乡村振兴中群众增收的又一“良方”。
近日,记者在徐套乡撒不拉滩中药材种植基地看到,广袤的土地已经披上了一道道银白色的外衣,大型播种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忙着播种。
据介绍,撒不拉滩种植片区属于压砂地退出区,近两年来,徐套乡引进宁夏博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辣椒、打瓜、西瓜、南瓜等作物,但由于耗水量过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今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发展耗水量相对较低的中药材,主要种植土贝母、板蓝根、防风等品种共计2000余亩,目前完成种植任务的80%,计划在5月25日前完成全部种植任务。
近些年,随着中药材市场的水涨船高,人工种植药材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同时,中药材从种植、管理、收获、初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能够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就地务工的需要。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通过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中药材种植形成了“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吸收了10名群众成为企业管理人员,外加平时临时用工,基地平均用工人数稳定在每天30人左右,高峰期60余人,基地每年劳务支出80余万元。除此之外,徐套乡今年还打造了千亩以上辣椒、玉米、南瓜、覆膜西瓜等种植基地,为群众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