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当你看到一群蠕动的虫子,可能会觉得头皮发麻,内心不适,然而大战场镇长山湖村,则把“小虫子”当成宝贝,养成了村里的“致富虫”,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近日,记者在长山湖村采访时看到,村部院内,养殖黄粉虫所用的不锈钢架码放在院子里,工人正密切配合,加紧制作养殖盒。走进养殖棚内,一股温热的麦糠气息扑面而来,长山湖村党支部书记王小红正在查看虫子的长势,一个个养殖盒整齐码放在养殖架上,小小的黄粉虫在盒子里蠕动进食。王小红告诉记者,在经过前期试养达效后,村里开始建设特色养殖项目,扩大养殖规模。项目于今年三月中旬开工,预计四月中旬完工。
据了解,去年以来,大战场镇积极谋划产业布局,探索引进黄粉虫特色养殖落户长山湖村,助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丰收”,通过种虫培育,虫变成蛹,蛹变甲壳虫,甲壳虫产卵繁殖幼虫的方式进行循环发展,目前已经达到4000盘的养殖规模。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昆虫,富含很高的蛋白质、矿物质和17种氨基酸,既可以做动物饲料,也能做成食品,被称为“蛋白质饲料宝库”,同时具有常量矿物质和微量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黄粉虫口感好、风味独特,可以烘烤、煎炸、加工成具有果仁味的蛋白饮品、精制蛋白粉等多种形式的食品,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王小红告诉记者特色养殖项目实施后,还可带动300户移民群众利用闲置房屋进行养殖,预计户均年增收1.3万元以上,村集体参与养殖服务环节,年增收60万元。
长山湖村是“十一五”插花移民村,村里在发展集体产业上持续发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运营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眼前这位正在喂养黄粉虫的村民叫谢刚,他在村上学习到黄粉虫养殖技术后,在自己家里也搞起了养殖。
目前,长山湖村“黄粉虫”养殖基地已经和花豹湾村蝎子厂签订了100吨的订购协议,和招商引资企业博洋公司签订了1800吨的干虫订购协议。黄粉虫养殖已经成为长山湖村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养殖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