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掌握我县2025年新收获小麦质量安全状况,服务保障粮食收购工作。根据《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2025年收购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通知》(宁粮仓〔2025〕33号)安排部署,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真组织开展2025年收购小麦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质量调查情况
2025年中宁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小麦收获的第一时间,通过粮食质量安全溯源监测系统共采集春小麦质量样品15份,涉及9个乡(镇)13个行政村。从监测结果看,2025年中宁县新收获小麦整体质量低于上年。全部样品平均等级为二等,中等(三等)以上比例为100%。
全部样品检测结果:容重平均值788g/L,较上年降低9g/L,变幅759g/L~824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别为56.6%、30.4%、13.0%,一等比例较上年降低8.4个百分点,中等以上占100%,与上年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7.0g,较上年降低0.1g,变幅38.6g~54.9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4%,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变幅0.2%~7.2%,符合一等以上(≤6.0%)的比例为95.7%,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硬度指数平均值66.3,较上年提高4.4,变幅62.4~69.6,硬质小麦(≥60)比例为100%,较上年提高10.0个百分点。内在品质方面:籽粒湿面筋含量平均值27.9%,较上年降低1.7个百分点,变幅22.1%~33.4%;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3.0%,较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变幅11.4%~15.0%。
二、品质测报情况
共采集春小麦样品5份。检测结果:容重平均值802g/L;不完善粒平均值1.4%;硬度指数平均值65.5。粗蛋白质含量变幅12.0~13.3%,平均值12.5%;降落数值变幅281~303s,平均293s;小麦粉湿面筋含量变幅24.1~31.9%,平均值28.1%;沉淀指数变幅42~68mL,平均值55mL;烘焙品质评分值变幅44~61分,平均值51分。面团特性指标检测结果:粉质特性中面团稳定时间变幅6.1~11.5min,平均值8.3min;形成时间变幅1.8~4.5min,平均值2.5min;粉质质量指数变幅66~134,平均值93。拉伸特性指标检测结果:面团最大拉伸阻力变幅305~615EU,平均值433EU;延伸性变幅114~159mm,平均值134mm;拉伸面积变幅48~124cm²,平均值77cm²。
我县小麦品质测报共采集小麦样品5份,小麦样品以宁春4号为主,占小麦样品总数的100%。对照优质小麦指标,其中硬度指数、一致性、降落数值、容重、不完善粒含量、水分和色泽气味的达标率均为100%,食品评分值达标0%;湿面筋含量的优质强筋、优质中筋、优质低筋小麦达标率分别为75.0%、75%、25.0%;面筋指数的优质强筋、优质中筋小麦达标率分别为75.0%、100%;粉质稳定性的优质强筋、优质中筋小麦达标率分别为37.5%、100%;最大拉伸阻力的优质强筋、优质中筋小麦达标率分别为62.5%、100%。食品评分值、粉质稳定性、面团延伸性较低。中宁县宁安镇东华村种植的宁春4号品种除了食品评分值,硬度指数、容重、湿面筋含量、粉质稳定性、最大拉伸阻力、面团延伸性等12项指标均符合优质强筋二等小麦指标要求。中宁县余丁乡黄羊村和中宁县石空镇史营村种植的宁春4号品种除了食品评分值、容重,其余8项指标均符合优质低筋二等小麦指标要求。
三、近年情况对比分析
分析对比检测结果来看,我县引黄灌区小麦未全项达到优质强筋、优质中筋和优质低筋小麦品质标准要求。从优质品质指标看,2025年小麦在容重、不完善粒指标方面表现较好,达标率较高;面团延伸性达标率较低,烘焙品质表现差。分品种看,宁春4号作为我县小麦主导品种,今年全项仍未达到优质小麦标准要求。硬度指数、一致性、降落数值、容重、不完善粒含量、水分和色泽气味均达到优质小麦要求。面团延伸性和烘焙品质评分值较低。综合分析以上测报数据,宁春4号种植表现为中筋小麦,大多数测评样品达到优质中筋一等小麦要求(食品评分值除外)。
四、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
从测报结果看,我县小麦种植品种单一,主要为宁春4号,优质品种更新换代进度滞后,宁3015、宁春62号等品种推广力度不够,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较少。
建议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小麦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大小麦优质新品种种植推广力度,进一步宣传推广宁春62号、宁3015等区内优质小麦新品种,引导农民扩大种植区域和面积,并加强品种选育、田间管理、产后收割、晾晒和储粮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全流程管理服务,有效提高区内小麦质量品质。
中宁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10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宁公网安备6405210200005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