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网上办事 互动交流 走进中宁
扶贫救灾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扶贫救灾

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640521029/2021-00222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10-20 10:30:0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中宁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责任部门 中宁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有效性 有效

县委办:

今年以来,我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中卫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凝心聚力、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一是提高脱贫攻坚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围绕自治区、中卫市相关政策措施,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中宁县脱贫攻坚工作整改问题清单、目标任务清单、压实责任清单、《中宁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补贴办法》《中宁县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积极部署推进工作,确保了中央、自治区、中卫市各项决策部署在中宁落地生根。二是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县委先后召开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党组会、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22次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并召开了“四查四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调度会等一系列专题会、推进会,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严格落实“自治区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落实县乡村“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村、贫困户要求,县委书记更是多次深入41个贫困村及4个移民区,足迹遍布川区8个乡镇各个脱贫第一线,实地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制定措施,在一线解决问题,全面发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及时调整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包抓县级领导,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带领帮扶部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帮扶干部驻村入户宣传脱贫政策,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计划,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是全力推进挂牌作战。制定《中宁县脱贫攻坚作战方案》,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的29个贫困村(其中8个为区级作战村)、3个非贫困村(大战场镇长山湖村、恩和镇红梧村、太阳梁乡渠口社区)和8个川区乡镇进行挂牌作战。向县级作战领导和各乡镇、部门(单位)责任人逐一下发交办通知,建立作战任务清单,列出乡(镇)、村(社区)、贫困户作战内容、脱贫措施和完成时限。按周按月盯抓作战任务完成情况,做到因人因户施策,确保挂牌作战工作扎实推进。截至目前,8个区级挂牌督战村围绕8个方面督战任务查找短板弱项98项,已全部完成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从严从实整改反馈问题。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制定印发了《整改方案》,建立了整改落实工作台账和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结合开展“四查四补”,统筹推进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督导反馈问题整改,一体制定整改措施,举一反三解决问题。截至目前,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6个方面27个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督导反馈的6个方面14个问题,已全部落实整改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自治区脱贫攻坚调研督导反馈8个方面29项问题,已全部整改。

(二)紧盯目标标准,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一是强化饮水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饮水安全保障动态监测,对全县范围内的自来水通水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针对排查出自来水未通或水质不达标群众,逐户逐人建立台账,组织力量逐户通水,维修改造给水设施,确保饮水安全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水质达标率100%。二是全力保障住房安全。严格落实危房改造奖补政策,采取“奖”“补”并用的办法,鼓励群众改造危房。截至目前,共拆除川区危旧房4974户,加固3564户,改造4742户(其中建档立卡户、边缘户开工建设107户)。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全部住上了安全住房。三是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建立分层保障体系,实时监测、实时劝返,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截至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无失学辍学现象。四是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综合医疗保障政策,截至目前,2020年全县1641名贫困患者住院医疗总费用1125.98万元,政府补助854人145.60万元,贫困患者个人自付占总费用的8.53%。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覆盖贫困乡所有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率100%。155个村卫生室有198名村医,41个贫困村卫生室配备村医56名,基本满足了贫困地区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全县建档立卡户建档立卡户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参保率100%,有效缓解了病困家庭经济负担。

(三)强化产业支撑,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一是健全完善扶贫产业链。制定《中宁县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和《中宁县2020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以枸杞、硒砂瓜、草畜、色素辣椒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党组织+农户”等模式,推进扶贫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支持贫困群众种植硒砂瓜13.97万亩,枸杞4550亩、压砂地轮作小麦2.15万亩、青贮玉米1.4万亩、苜蓿0.31万亩,色素辣椒1万亩、其他特色作物5万余亩。在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基础上,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建立扶贫车间和加工厂房,对奶制品、肉牛、肉羊、硒砂瓜、枸杞、小杂粮、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现已建立12家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946人,延长了扶贫产业链,提升了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把贫困地区的养殖、硒砂瓜、枸杞种植等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稳步推进徐套、喊叫水、太阳梁4个万头肉牛场和1个万头奶牛养殖场补栏工作,搭建了四种利益联结机制,各养殖场共计存栏肉牛9962头(其中基础母牛4600头)、奶牛5267头,参与贷款托管养牛7239户19256头,受益分红2880.78万元。二是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大力实施“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围绕特色农业种植、养殖、营销、加工等路径,全县已累计培育扶贫专业合作社36家;立足贫困资源及产业现状,规范提升12个产业示范村产业发展水平,截至目前,12个产业示范村共培育出枸杞、硒砂瓜、红葱、色素辣椒、小杂粮、青贮玉米、肉羊、肉牛8个特色主导产业;采取扶贫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共培育出与贫困户、贫困地区建立密切利益联结、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扶贫龙头企业15家,其中规模养殖企业8家、种植企业7家;在已培育农业致富带头人290人的基础上,2020年已培训硒砂瓜致富带头人60人。三是持续推进金融扶贫。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严格规范贷款用途,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660户12890万元,共贴息7911笔360.9万元。完成任务的92.1%。扶贫小额信贷余额为3350户17388万元,贫困户贷款覆盖率为64.1%。四是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完善了我县村集体经济政策体系,全县41个贫困村全部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各村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扶贫项目资金投资宁夏全通枸杞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卫沐沙畜牧科技公司和中宁县利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脱贫产业。截至目前,41个贫困村均有6万元以上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鼓励各贫困村充分利用近两年的资产收益及村集体资源资产自主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发展货运、设施农业、硒砂瓜、肉兔养殖等产业增收。目前贫困地区土地流转达到3.4万亩,租赁拱棚381座、园区圈棚1337座,其中1364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户均增收726元。

(四)强化攻坚举措,着力巩固脱贫成果。一是扎实开展“四查四补”。将“四查四补”和疫情防控大排查、大起底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县范围内挨乡、挨村、挨户集中开展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共排查12个乡镇131个村、5个社区和1个国有林场,59748户222546人,实现了常住人口100%排查。对查出的960项问题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督办落实、逐一销号,确保“四查四补”工作落到实处,巩固和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二是确保收入稳定达标。对全县剩余269户809名未脱贫建档户、391户边缘户、13户监测户建立帮扶台账,进一步深化细化产业、就业、社会、政策帮扶,做到因人因户施策,按需帮扶,保证帮扶对象底数清、措施准,确保剩余贫困人口住房、饮水、医疗、教育有保障,目前人均收入稳定达到5000元以上。组建4个外调小分队,深入新疆、青海、甘肃、内蒙等省、自治区和周边市、县(区),走访看望在外居住的168户建档立卡户、1380户政策性移民,准确掌握了群众真实生活状况,为高质量脱贫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建立健全防贫返贫体系。制定了《脱贫不稳定人口与边缘易致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实施方案》,纳入脱贫监测户14户66人、边缘户391户1195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准施策,坚决杜绝漏评错退,现阶段漏评率为0%、错退率为0%,群众认可度达到95%以上。在全区率先实施“防贫保”,将全县农村人口中因学、因病、因灾、因突发事故存在致贫和返贫风险的10%重点人群纳入监测范围,为其购买商业“防贫保险”,实施精准防贫返贫监管。现对已申报存在致贫和返贫风险的262户对象进行了审核,已纳入救助范围41户,赔付金额51.82万元。四是落细落实社会保障兜底。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切实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1987人,年农村标准4560元。特困供养对象3434人,孤儿2827户3688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493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355人,临时救助5332人次,救助水平达到每人次818.45元。五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采取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广播电视专题专栏、组织文艺节目巡演等方式,广泛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观念,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扶贫不养懒汉理念。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包括小额信贷、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农村电商等在内的30多项优惠政策,通过项目支持、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措施,鼓励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脱贫、自愿脱贫、提前脱贫。健全完善41个贫困村“一约一会”,集中开展文化扶贫和移风易俗、孝老敬亲、勤俭持家等移风易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六是确保扶贫数据质量。针对国家、自治区和第三方评估反馈的错误数据,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自查自纠,对错误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修正,确保数据质量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结合全县开展的帮扶干部“三同”活动(即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和数据质量普查,逐户核实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坚持做到信息采集面对面、采集家庭详细信息面对面,算好家庭收入支出账,确保了信息采集精准有效、准确无误。

(五)坚持统筹兼顾,稳步提升脱贫质量。一是逐步减小疫情损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结合疫情防控和项目开复工要求,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协调解决原料运输、资金周转等问题,确保扶贫企业和重点项目应开尽开、应复尽复。目前,全县共安排扶贫项目48个,已开工48个项目,开工率100 %。全县返岗务工贫困劳动力8862万人,达到2019年底的1114%。扶贫龙头企业已复工15个,复工率100%;带动劳动力总人数15995人,其中建档立卡人数929人,非建档立卡人数15066人。扶贫车间已复工12个,复工率100%,吸纳务工人数1449人,其中建档立卡人数668人,非建档立卡人数781人。二是加快推进就业扶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加大订单、定向和定岗培训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自治区下达我县技能培训任务为1540人,实际已完成培训2056人(其中驾驶员培训563人、其他技能培训635人、实用技术培训任务为100人,致富带头人培训120人、“雨露计划”和“两后生”638人),完成比例为100%。安置公益性岗位1213人(其中:护林员300人,保洁员81人,护水员10人,其他822人)。三是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2020年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中宁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中宁县脱贫攻坚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扎实推进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扶贫项目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2020年,我县共收到自治区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113万元,已安排资金2.8113亿元,占总投资的100 %;已支出资金2.27亿元,占安排资金的80.73%。县财政安排支出专项扶贫资金 7820万元。四是稳步推进消费扶贫。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区、是关于看开展消费工作的安排部署,扎实做好扶贫产品产销对接工作,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消费扶贫产品和服务,努力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搭建消费平台,多渠道解决卖难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注册企业、合作社共计53家,产品添加28家,商品价值总量30331.7万元,扶贫产品销售额累计达到1260.14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态移民区产业规模小,增收渠道窄,部分村农户没有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弱;二是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持续帮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完善,辐射带动群众增收作用还不够明显;四是个别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识还不强,内生动力还需进一步激发。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党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抓手,以消除绝对贫困为起点,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

一是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摘帽不摘责任,做到不松懈、不松劲、不松手。坚持摘帽不摘政策,继续执行脱贫攻坚主要政策,强化财政投入保障,确保资金投入力度只增不减。坚持摘帽不摘帮扶,在保持驻村工作队相对稳定的同时,对年龄偏大、不胜任工作的进行微调,优化驻村干部年龄和能力结构。坚持摘帽不摘监管,对已脱贫出列贫困村,继续加强动态监测,确保贫困户不返贫。

三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完善脱贫不稳定人口与边缘易致贫人口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实行“一户一档”、落实“一户一策”,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紧盯因病因学、重大灾害、突发事件以及疫情影响等易返贫致贫关键因素,重点关注边缘人口、脱贫监测人口,总结完善防贫保险办法,建立防贫返贫长效机制,杜绝贫困增量,减少致贫返贫风险。

四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脱贫成果巩固工作机制,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起来,提前谋划,建立解决相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扶贫政策针对性和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推进移风易俗,探索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卡、文明实践积分管理等制度,教育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加大扶贫领域先进典型宣传力度,树立鲜明导向,激励广大扶贫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实干脱贫。

五是高质量提升优势特色产业。依托“一带两廊”产业规划,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发挥金融扶贫和产业奖补导向作用,推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资源等向贫困地区聚集,提升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一是进一步完善减贫带贫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种养结构,重点推进枸杞、牧草和优质肉牛、奶牛、生猪等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实现生产、加工、运储、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相互连接,衔接配套,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率,为贫困地区可持续的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贫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延长种养加工、物流、销售等全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带贫减贫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二是有效改善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紧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安排项目资金,重点实施兴渠社区村庄道路硬化工程、鸣沙镇渠道砌护项目、吴桥村设施温棚项目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整体提升。三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农村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等重点任务,推动城市深度保洁模式向农村延伸,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把生态扶贫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六是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把解决相对贫困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开展基层干部培训,把推进乡村振兴纳入培训内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思想认识,增强工作创造性、主动性。二是推动观念衔接,总结脱贫攻坚先进理论和典型经验,指导精准扶贫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实现“被动扶”向“主动兴”转变。三是推动机制衔接,将“五级书记抓扶贫”、处级干部联系督导乡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和联系帮扶贫困户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驻村工作队持续稳定,积极探索帮扶新模式,选优配强帮扶队伍,各项工作有效接续。四是推动政策衔接,分类确定需要取消的、接续的、完善的或强化的扶贫政策,促进特惠性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政策转变,构建解决相对贫困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政策体系。

加快建立相对贫困治理政策框架体系,将临界贫困户纳入低收入群体政策支持范围。鼓励先富户、脱贫户与贫困户之间形成合作帮扶机制,形成农户之间资源互补、利益共享的发展路径。

                                                  中宁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2020年10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中卫市网站 自治区网站 国家各网站 新闻媒体 其他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