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网上办事 互动交流 走进中宁
计划总结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中宁县科学技术局 关于《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索引号 640521005/2018-64234 文号 生成日期 2018-08-15 00:00:0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中宁县科学技术局 责任部门 中宁县科技局
有效性 有效

    上半年,县科技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全县“两会”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以落实自治区“创新30条”和县委、政府“科技创新26条”为工作主线,以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工作抓手,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各项工作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创新招,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认真落实自治区创新驱动战略和全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快县域创新体系建设。年初及时提请县委、政府研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组织、发改、工信、科技、农牧、枸杞等27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县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题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措施。我局先后牵头起草,提请县委、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方案》《建设中宁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宁县2018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等7个配套政策文件,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专利申请、人才引进、科技中介服务、科技金融、对外科技合作等8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奖补,形成了“1+N”系列政策支撑措施,切实发挥了科技的支持引领作用。

(二)出实招,科技创新投入再创新高。强化自治区“创新30条”的政策宣传力度和政策措施落地。联合县统计、工信等部门,在做好前期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对有研发活动的14家规上企业逐一调研和业务指导,强化R&D投入统计工作。组织开展了研发活动统计培训班1场次,对R&D经费定义、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如何取材等内容进行全面讲解,确保企业研发投入做到应统尽统。整理编印《中宁县科技创新政策汇编》2000册,采取上门宣讲、发放资料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创新政策,调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县财政、统计、国税、地税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了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为支持、社会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年初统计审核,2017年县本级R&D经费投入446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0.99%,同比增长27.9%。2017年全社会R&D投入达到1.5亿元,占GDP比重为1.2%,同比提高0.29个百分点,再创新高,高于全区0.1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24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全县R&D投入达到2亿元,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截止6月底已争取到自治区科技创新后补助项目6个,获批资金419.51万元,及时将资金兑付企业,县级配套资金正在积极筹措;获批科技金融专项9个,补助资金212万元,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三)抓主业,推进科技创新重点任务落细落实。认真落实自治区“创新30条”和县委、政府确定的科技创新各项任务,以“五大科技创新行动”为抓手,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一项一项落细、一件一件落地、一个一个落实,为争创国家创新型县打好基础,支持县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国家及自治区科技创新决策部署、研发支持方向和政策导向,在项目申报上严把“五个关口”,即:看研发项目是否符合我县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看研发项目是否是最新最先进的,看项目实施企业是否有研发实力,看是否有配套的研发投入,看是否是失信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的企业,彻底解决了以往科技项目申报碎片化、“两张皮”的问题,主动与工业园区、工信、枸杞等部门沟通、配合,先后6次邀请自治区科技厅相关处室和专家深入企业调研指导,聚焦我县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紧盯冶金化工传统产业升级、枸杞特色产业品牌、铝基新材料产业培育等,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科学精准凝练研发项目。重点围绕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加大对节能降耗、延伸产业链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提升研发和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截止6月底申报并入库自治区重大研发、重点研发、东西部合作、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等13类80个项目,是历年来申报项目最精准、入库项目最多、争取资金最大的一年。目前已获批科技研发项目23个、资金797.13万元,同比增长199%。培育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目前正在申报和评定审核。

(四)抓合作,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紧紧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技术瓶颈,以合作项目要选的准、合作对象要看得准、合作措施要定的准为工作新思路,积极引导扶持天元锰业、早康、天仁、杞源堂等企业建设科技研发平台,培育研发队伍,提升研发能力,提高自主创新实力,大力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先后联系对接和协调天元锰业、盾牌建材、清源水利、杞泰、天仁、早康、杞源堂、御萃坊等8家企业与天津科技大学、中科院天津生物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德国柏林夏洛蒂医科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8份,柔性引进团队3个。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自治区人才奖励补助项目1个,自治区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3个、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争取自治区科技厅竞争性倾斜,选派25名科技扶贫指导员和31名“三区人才”,实现全县深度贫困村、脱贫销号村全覆盖,开展科技服务、新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申报并获批科技扶贫项目3个、资金92万元,同比增长184%,目前项目全部落地实施。在22个市县区中首个启动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试点工作,获批自治区配套资金300万元。

(五)强基础,知识产权工作实现新突破。2017全县申请专利75件,授权30件,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1.17件,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13件、全市0.3件,在全区22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3位。年初天元锰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自治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锦绣实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宁夏红中宁枸杞制品有限公司《枸杞干红酿造方法》专利入选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推荐项目。为了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对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保障作用,通过多方努力,年初在我县注册成立了首家知识产权代理企业中宁县恒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知识产权代理、信息服务、交易、咨询,为我县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策划、战略规划、信息分析和管理咨询等高端服务。截止6月底完成专利申请261件,同比增长553%,位列全区22个市县第四位,其中发明20件、实用新型190件、外观设计51件;截止6月底授权专利量达50件,同比增长233%,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44件。正在引进发明专利23件,为企业提供有效发明专利10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管理机构有待于加强。我县虽然科技局独立设置,现人员编制为10人,其中领导职数1正3副(实际配备1正2副),现有工作人员7人。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和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推进,科技部门肩负的使命和任务更加艰巨,科技部门的作用发挥还不够,科技工作机构和人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虽然我县2017年财政科技投入为4464万元,增幅27.9%,按照自治区年均30%的增长比例还有差距。如科技创新后补助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29.68万元至今未兑付到位,政策激励作用未充分发挥。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全县44家规上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仅14家,占29%。企业专利总量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更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大部分企业没有专利申请,且已有的专利也没有充分利用到生产中,企业缺乏通过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企业并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知识产权基础性工作还比较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打通。

(四)自主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一些企业长期对人才价值的认识不足,没有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缺乏开展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和选拔,特别是具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能力、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极度匮乏,企业研发人员依然是以试验发展研发人员为主,一些基础研究和高端应用研究人才引进难、难引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紧盯自治区传统产业升级、特色产业品牌、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提档等“四大产业工程”,以沿黄科技创新改革实验区建设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对自治区批准立项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积极争取自治区相关厅局的支持,帮助指导项目实施企业,面向区内外找专家、找能人、找团队,让企业打头阵、当主力,联合区内外有关企业、院校集中攻关,重点围绕以锦宁铝镁、锦宁巨科、今飞轮毂等企业为主的铝基新材料产业,以天元锰业、华夏特钢等企业为主的锰镍及其上下游产业,以兴尔泰、新世纪冶炼等企业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以隆基硅、中晶半导体等企业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宁夏红、早康、全通、杞源堂等企业为代表的枸杞深加工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支持产业链延伸和向高端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深化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及中卫市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创新发展的优先领域、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与县发改、财政、工信、工业园区密切配合,将我县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明确安排的1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优先用于支持重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后补助等政策落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确保2018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达到2亿元以上,R&D投入强度达到1.5%。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2家、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尽快启动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试点工作,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大对全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搭建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紧盯自治区下半年即将召开的“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和科技部与宁夏科技会商会议等两个重要会议机遇,进一步利用好东西部交流合作平台,认真梳理我县区域重大课题纳入会商议题,争取科技厅大力支持,引进科技型企业、科研平台、科技人才和团队、科技成果落地中宁。深化院地合作,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开展联合创新行动,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年内新建自治区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个,新增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把中宁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形成以“科技、生态、效益”为特征的现代工业园区。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家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引导创新创业人才聚集。

(四)推进农业科技惠民,为脱贫富民提供支撑。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制定出台《中宁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尽快启动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培育工作,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手段武装传统农业,发展绿色生产,不断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引领作用,针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科技短板,加大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实际,加强25名科技扶贫指导员和31名“三区”人才的管理,配合、督促全方位开展科技服务、新技术推广应用、科学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喊叫水、徐套、太阳梁等贫困地区农民技能素质,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以创业式扶贫带动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中卫市网站 自治区网站 国家各网站 新闻媒体 其他网站
返回顶部